忍者ブログ
臭豆腐干
2025.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81]  [180]  [179]  [178]  [177]  [176]  [175]  [174]  [173]  [172]  [171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勞資終於稍微理解了審計為毛是考邏輯的了,=_,=

其實,勞資還是蠻喜歡考這種所謂的邏輯的東西的,摸下巴,=V=

話說,邏輯到底咋定義啊?= =

來段維基百科掛著:

逻辑,或称为理则,源自希腊语 λόγος ,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时,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

逻辑是研究“有效推论和证明的原则与标准”的一门学科。做为一个形式科学,逻辑透过对推论的形式系统与自然语言中的论证等来研究并分类命题与论证的结构。逻辑的范围从对谬论与悖论的研究之类的核心议题,到利用机率来推论及包含因果论的论证等专业的推理分析。逻辑在今日亦常被使用在辩论理论之中。[1]

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自从十九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最近的计算机科学中研究。作为一门形式科学,通过对推论的形式系统和自然语言论证二者的研究,逻辑研究和分类语句和论证的结构。因此逻辑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

传统上,逻辑被当做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和文法与修辞一同被称为古典三学科。自十九世纪中叶,“形式逻辑”已被做为数学基础而被研究,当中经常被称之为符号逻辑。1903年,阿弗烈·诺夫·怀海德与伯特兰·罗素写成了《Principia Mathematica》,试图将逻辑形式地建立成数学的基石。[2]不过,除了些基本的以外,当时的系统已不再被使用,大部份都被集合论所取代掉了。当对形式逻辑的研究渐渐地扩张了之后,研究也不再只局限于基础的议题,之后的各个数学领域被合称为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的发展和其在电脑上的应用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形式是逻辑的核心,但在“形式逻辑”中对“形式”使用时常不很明确,因而使其阐述变得很费解。其中,符号逻辑仅为形式逻辑的一种类型,而和形式逻辑的另一种类型-只处理直言命题的三段论不同。

非形式逻辑是研究自然语言论证的一门学科。对谬论的研究是非形式逻辑中尤其重要的一个分支。柏拉图的作品[3]是非形式逻辑的一重要例子。
形式逻辑是以纯形式内容研究推论的一门学科,这种内容是很明确的。(一个推论拥有纯形式内容,若其可以被表示成一个完全抽象的规则,即不和任一特定事物或性质有关的规则的一种特定的应用。形式逻辑的规则由亚里斯多德最先写成。[4]在许多逻辑的定义中,逻辑推论与带有纯形式内容的推论会是指同一种概念。但这不表示非形式逻辑的概念是空洞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语言可以捕捉到自然语言语义间所有的微细差别。)
符号逻辑是捕获了逻辑推论的形式特征,并将其抽象化为符号的研究。[2][5]符号逻辑通常被分为两个分支: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数理逻辑是将符号逻辑放至其他领域中的延伸,特别是在模型论、证明论、集合论和递归论之中的研究。
“形式逻辑”通常被用做符号逻辑的同义词,而非形式逻辑则是被理解为不包含符号抽象化的任何一种逻辑推论;这是由“形式语言”和“形式理论”中类推而来的用法。但广义地来说,形式逻辑是古老的,可追溯至两千年以前,而符号逻辑则相对较新,只有一个世纪左右的历史而已。


[编辑] 相容性、可靠性与完备性
逻辑系统可拥有的有效性质有:

相容性,指系统中任一定理都不会与其他定理相矛盾。
可靠性,指系统的证明规则永远不会允许一个有着正确前提的错误推论。若一个系统是可靠的,且其公理也是正确的,则其定理也保证会是正确的。
完备性,指系统中不存在一个无法在系统中被证明的正确命题。
绝不存在一个同时满足三个性质的系统。其中,库尔特·哥德尔即证明了不存在一个有用的算术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相容性和完备性;详见哥德尔不完备定理。[5]


[编辑] 对立的逻辑概念
逻辑产生于对辩论正确性的关注。逻辑做为辩论的研究中的概念化在历史上是很基本的课题,而这也是不同逻辑传统的创立者如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设想逻辑的方法。现代的逻辑学家经常会希望确保对逻辑的研究只局限于由适度一般化了的推论中所产生出来的论证;所以如《斯坦福哲学百科》上会称逻辑为“无论如何,都无法涵盖住整个有效的推理,那是理性理论的工作。更明确地说,逻辑处理一种推论,其有效性可追溯至包含着推论的表述的形式特征,这可以是语言的,心理的,或其他的表述的。”(Hofweber 2004).

相对地,伊曼努尔·康德引入了另一种概念来阐述什么是逻辑。他主张逻辑应当被设想为判断的科学,这种想法被戈特洛布·弗雷格接纳,写入他的逻辑与哲学著作之中,其中,思维(德语:Gedanke)这一词取代了康德的判断(德语: Urteil)。在此一观点下,有效的逻辑推论是遵循着判断或思维的结构特征。


[编辑] 演绎和归纳
演绎推理关注于从给定的前提下有什么是可得出的。而归纳推理(从观察中导出可靠广义化的过程)有时也被包含在对逻辑的研究中。相对应地,必须要区分出演绎有效性和归纳有效性。一个推论是演绎有效的当且仅当不可能存在所有前提皆为真但结论为假的状况。演绎有效性的概念可以用语义学中已明确理解的概念在形式逻辑的系统中被严格地陈述。另一方面,归纳有效性则要求必须定义对某一观察集合的“可靠广义化”。此定义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有些的方式会比其他的方式更少形式化;有些定义也会使用到机率的数学模型。大部份,对逻辑的探讨只会处理到演绎逻辑。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name
title
color
mail
URL
comment
password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
PROFILE
HN:
思卡加
性別:
女性
自己紹介: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有所敬畏。
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
寧有瑕而為玉,毋似玉而為石。

本命:貓膩
副命:烽火戲諸侯

First rule of politics, kiddo: Never let the truth get in the way of a good story.
Powered by Ninja Blog Photo by MIZUTAMA Template by CHELLCY / 忍者ブログ / [PR]